編後話

華人文化研究半年刊第三卷第二期準時於今年十二月出版。本期依然刊載十二篇論文,和過去不同的是,從這期開始,我們決定刊載由香港中文大學陳煒舜教授主持的當代學者訪談錄。有關這項訪談計畫,陳教授曾撰寫<訪談計畫緣起>,茲附錄於後:
“求學香港中文大學、執教臺灣佛光大學的十數年中,有幸親炙不少學界前輩,一直希望以文字形式紀錄這些善緣。在臺期間,《國文天地》要為潘美月教授刊登一篇學述,潘老師屬意我和另外一位臺大學姊合作執筆。由於各種原因,這篇學述的撰稿一直未能啟動。回港任教後的2012年,應香港《國學新視野》季刊之邀,與學弟程中山博士合撰〈詮經立說,徵實弘文︰專訪吳宏一教授〉。吳老師為我本師,這篇訪談錄做起來可謂駕輕就熟。因此,我很快又於同年完成了〈縹緗尚友,桃李成蹊︰潘美月教授訪談錄〉。由於《國文天地》的篇幅與體例限制,我不得不將潘老師的訪談錄改寫為5000字左右的散文體。有了兩次經驗,我打算將訪談計畫持續下去,為後進們展示海內外知名學者的研究成果及人格風采。對於訪談錄的內容與形式,我有這樣的規劃︰
1、 訪談對象以人文社科的資深學者為主,多為1930-1940年代出生者;
2、 訪談篇幅以六千至九千字為度,因而可以進行全面介紹;
3、 所謂全面介紹,不僅包括其學術成就,也可涉及其生活興趣,及軼聞掌故;
4、 訪談文字採取問答形式,不僅便於閱讀,也可穿插輕鬆話題,增添趣味,拓展閱讀對象。
此時,我與香港中文大學退休教師、《百家》雜誌社長張雙慶老師商議,繼續提供學者訪談錄,張老師慨然允諾。到目前為止,已刊登八篇文稿,主角分別為︰
拼花石路上的跫音︰俄蘇學家李明濱教授訪談錄。訪談者:陳煒舜、黃莘瑜。
等閒識得東風面,萬紫千紅總是春︰金春峰教授訪談錄。訪談者:陳煒舜。
花雨晴天落,松風終日來︰楊松年教授訪談錄。訪談者:陳煒舜。
冷板凳上「鬥嬋娟」︰揚州學者顧農教授訪談錄。訪談者:宋展雲。
丹青不知老將至︰中國古典文學學者楊明教授訪談錄。訪談者:楊焄。
悠遊於玄思化境之中︰江建俊教授訪談錄。訪談者:。林佳燕
路曼曼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︰陳怡良教授訪談錄。訪談者:。陳逸根
無為自化,清靜自在︰劉介民教授訪談錄。訪談者:。劉小晨
我勉力撰寫李明濱、金春峰、楊松年三位老師的訪談後,深感乏力,於是寄望於海內外同道。如楊明教授及其高足楊焄兄,我皆非常熟悉,於是直接請楊焄兄問得楊明老師許可,進行訪談。又如顧農教授的門人,我知之不多,只得請顧老師推薦。如是不一。收到稿件後,我會略作編輯,統一形式內容,然以盡量不更動文意為依歸。每一段互動,都是非常珍貴的回憶。
我一直期待,稿件累積到一定數量時能結集出版第一輯。可惜的是,《百家》雜誌於2014年因故改組,組稿工作幾乎停頓。對於我所邀約的各位前輩、友人,實在感到很抱歉。所幸柳暗花明。2015年6月在中文大學中文系主辦的「風雅傳承︰民初以來舊體詩文研討會」上,楊松年老師得知狀況後,表示了極大的支持,並願意聯繫刊物繼續發表。不久前得楊老師賜告,《華人文化研究》半年刊願意接手刊登訪談錄,每期兩篇。對於《華人文化研究》及楊老師的慷慨相助,我深表感恩。本期所刊登的二文︰鮑宗偉〈中有足樂,茹荼如飴︰楚辭學家黃靈庚教授訪談錄〉及黃文倩〈驥老猶存萬裡心︰呂正惠教授訪談錄〉,皆已完稿經年,茲能透過《華人文化研究》面世,令人快慰。”
訪談稿的登載,無疑的,將豐富本學刊的內容。

華人文化研究半年刊編輯委員會

31.12.2015